基层教育
-
·
北辰区举办“校园健康小卫士”活动
2025-11-13
为传递健康理念,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日前,北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心联合举办“‘轻’笔绘健康、‘睛’彩向未来”第四届“校园健康小卫士”主题教育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全区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各年龄段学生充分参与,纷纷挥洒画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科学用眼、健康体重、合理膳食等健康常识。活动历时20天,参与学校30余所,累计征集学生绘画作品300余幅。北辰区以学生常见病监测、中小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学生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等常规监测工作为抓手,深入推进学校卫生指南和标准普及行动、中小学生健康月行动、健康父母行动、专家进校园行动、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改善行动和重点人群关爱行动等“六大行动”,为构建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体系、系统推进儿童青少年“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等身心发展问题的协同干预提供支持,活动累计覆盖学校校医、保健医110余名,学生60000余名,其中重点人群关爱行动中受益学生2500余名。 -
·
东丽区举行德育品牌实践活动现场会
2025-11-12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全区德育工作守正创新,日前,东丽区德育品牌实践活动现场会在东羽小学举行。区教育局、团区委、区科协、金桥街道办事处、中国民航大学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全区各中小学校德育负责人及师生、家长代表参加,沉浸式感受“七彩羽翼,乘风筑梦”德育品牌的实践成果。现场会设置传统文化传承、现实素养培育、未来探索启蒙等七大特色展区,以“从古到今至未来”时间轴为脉络,以“体验式”设计为核心,让德育内容可感可触,文化、自然、科技教育从概念变为体验,有效实现“以实践养品德,以体验育情怀”,为全区提供鲜活范例。 -
·
滨海新区启动人工智能教育“滨城样板”建设
2025-11-11
日前,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召开主题为“继往聚能 智创未来”的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工作部署会。会议系统动员并精细部署了全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全覆盖工作,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在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人工智能教育“滨城样板”。新区出台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通过“7个1”的施工图、“4个齐”的目标,规划2025年全面覆盖,夯实基础;2026年深度融合,提质增效;2027年生态融合,形成品牌。2024年年底,滨海新区已经完成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87所试点校的建设,为全面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今年,新区将依托新成立的研训和融合两大中心,全面推进滨海新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全覆盖,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滨城样板”。 -
·
东丽区开展高中教学视导
2025-11-10
日前,东丽区教育局组织高中视导评价标准培训,并开展专项视导。联合区教师发展中心同步开展听评课指导,切实优化区域高中教学质量。此次视导聚焦七大核心领域,覆盖学校教学管理关键环节。视导过程中,各视导成员严格依据标准核查档案,全面总结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情况,既客观梳理学校的特色亮点,也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课,课后通过面对面点评,为授课教师提供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等方面的指导建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
·
武清区“启航工程”助青年教师成长
2025-11-07
10月27日至30日,武清区教师发展中心举办“启航工程”2025年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应用培训。此次活动作为“启航工程”连续性、梯度性、发展性培养的关键环节,不仅是对前期线下主题沙龙的延续与提升,更是一次面向“通武廊”教育系统的高质量教育研修活动。此次培训邀请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开展了七场高水平专题讲座。专家报告涵盖教育数字化、跨学科融合、育人能力提升等多个维度,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前沿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武清区于今年6月启动“智启课堂先锋计划”,旨在通过“学—用—赛—展”四阶递进模式,构建完善的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成长闭环。此次培训是该计划的深化延伸,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培训继续采用“线下集中+线上直播”的混合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通武廊”区域近300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参与活动。这种创新形式不仅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更构建了跨区域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为“通武廊”教育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通过“启航工程”的连续性培养机制,武清区正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教师发展生态链。这不仅加速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推动了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
·
宁河区推动经典阅读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2025-11-06
为盘点“文脉传承·思政协同·共读经典”活动成果,表彰先进典型,推动经典阅读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日前,宁河区教育系统举办阶段总结颁奖活动。自活动启动以来,宁河区各校积极创新形式,打造特色阅读模式。有的学校构建“晨读经典+思政课堂”双轨体系,实现文化与思想同频;有的学校开发本土文脉校本课程,让宁河故事走进课堂;还有的学校开展“家校社共读”活动,打破校园边界,推动经典传承全员参与。活动现场对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进行表彰,共设立最佳组织奖、先进单位奖和先进个人奖。 -
·
红桥区中小学秋季田径运动会活力满满
2025-11-05
日前,由红桥区教育局、区体育局、区关工委联合主办的2025年红桥区中小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举行,旨在贯彻“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来自全区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的700余名运动员齐聚赛场,参加了涵盖径赛、田赛共11个项目的角逐。各学校代表队展现出红桥学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运动员们在跑道上挥洒汗水,在赛场上奋勇争先,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每一场比赛,充分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口号,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良好风貌。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天骄高中和红星职专分获高中组团体总分前三名,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天津市第五中学和天津市第八十九中学获初中组团体总分前三名,红桥区实验小学、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小学和天津市雷锋小学摘得小学组团体总分前三名。 -
·
蓟州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落幕
2025-11-04
日前,以“运动展风采,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蓟州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落下帷幕。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蓟州区各级各类学校的100支代表队、1261名运动员同场竞技,激烈角逐,最终,蓟州中学、马伸桥镇初级中学、公乐小学分获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此次运动会打破了蓟州区多项纪录。 -
·
宝坻区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落幕
2025-11-03
日前,由宝坻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少工委联合举办的2025年宝坻区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决赛落幕。本次大赛设校内和校外两个组别,初赛通过少先队工作政治理论测试、少先队活动课设计等环节进行评比展示,充分检验参赛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13名优秀校内外少先队辅导员进入决赛。决赛现场,辅导员们紧密结合宝坻区工作实际,找准“小切口”,展开“大纵深”,分享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少先队活动课案例,充分展现了全区少先队辅导员的良好精神风貌。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效提升了少先队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
·
武清区举行小学段区域专题教研
2025-10-31
为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日前,由武清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小学段区域专题教研暨新教材培训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质量课堂”为主题,围绕新课程理念落实、课堂教学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展开深度研讨。活动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11门学科,共22位骨干教师进行课堂展示。授课教师紧扣学科核心素养,贯彻教学评一体化及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精巧,课堂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武清区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本次评课共研活动中,11门学科的教研员深入课堂一线,以专业的视角引领一场扎实而深刻的课堂复盘与教学探讨。各位教研员紧扣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路径,围绕课堂结构的设计逻辑、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等关键维度,进行了精准而深入的点评。他们不仅具体剖析并肯定了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更针对教学环节中的瓶颈与不足,提出了切实中肯的改进方向。校长交流研讨环节,校长代表围绕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提质、教研机制创新等内容分享了实践经验。 -
·
河北区构建大中小一体化楹联育人“生态圈”
2025-10-30
近日,天津河北区诗词楹联学会、中国楹联书画院天津市河北区分院在孙其峰艺术馆揭牌,天津市楹联学会同步向天津城职学院、天津市第二中学、木斋中学、河北区大江路小学授牌“天津市楹联学会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这标志着天津首个覆盖小学到大学的楹联教育“生态圈”正式落地。河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既是河北区文化事业与教育事业深度融合的大事,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盛事。河北区以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为依托,强化辐射引领,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小学阶段播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初中阶段培养“理解楹联内涵”的能力,高中阶段提升“创作楹联作品”的素养,大学阶段则引导学生探索“楹联文化创新传播”的路径,让文化传承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下一步,河北区将邀请相关专家走进校园,与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开展活动,打造“课程—活动—赛事—展览”四位一体的传承体系,让师生在写联、赏联、创联中,提升人文素养,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
·
滨海新区经验亮相全国思政课一体化大会
2025-10-29
日前,以“思政引领力 铸魂育新篇”为主题的2025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与创新交流大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会上,滨海新区教体局以《解锁“滨小宣”密码 让“大思政课”在新时代焕发活力》为题,分享滨海新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探索,受到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作为天津市“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区,滨海新区聚力整合育人资源、拓展实践空间。在此背景下,滨海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牌项目“滨小宣”——滨城文化宣讲团应运而生。滨海新区依托区内场馆资源,率先试点“馆校实践协同育人共同体”,旨在打造集文化宣讲、场馆实践、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学生队伍,弘扬滨海文化、传递滨海声音。目前,全区200余所中小学校的万余名“滨小宣”,已成为让思政课“活起来”的生动载体。 -
·
河西区展示高素质专业化区域教师发展“样本”
2025-10-28
近日,由天津市教育两委指导,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天津市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家攀登计划”成果展示汇报活动(河西专场)举行。活动展现近年来河西区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核心,落实“天津市基础教育未来教育家攀登计划”,锚定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及多位教师、校(园)长和教研员通过“教坛名家”进阶路径整体汇报、“西岸六层级”教师经验分享等,全方位呈现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成果。会议强调,市级层面,要建体系、树标杆,强化培训品牌辐射力,聚力锻造区域培训品牌,搭建完善教师发展平台,持续推动攀登计划落地见效;区域层面,要强特色、做示范,打造培训品牌新高地,持续深化区域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加强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为攀登计划提供鲜活的区域样本。会议要求,各区要积极互鉴学习先进经验,将“攀登计划”要求与本区实际紧密结合,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培训品牌。各区要将“攀登计划”列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打破层级壁垒,推动计划从区级向学校、教师个体渗透,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专项培训等方式,让基层校长、教师清晰理解计划内涵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联,主动参与计划实施,实现个人专业成长与计划推进的双向赋能。下一步,市教育两委将支持各区探索创新教师培训模式,遴选优质培训模式、资源与师资,纳入市级培训资源库,促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打造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
·
南开区举办中小学法治课评选
2025-10-27
由南开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南开区“行通杯”中小学法治课评选活动日前结束。活动历时三个半月,吸引了全区31所中小学的42位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参加,以课堂实践为载体,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注入新活力。下一步,南开区将把本次活动中的优秀课程纳入区域网络法治课程平台,供全区广大教师、学生在线交流学习,进一步扩大法治教育覆盖面,让优质法治教育资源惠及更多青少年,持续夯实青少年法治教育根基。 -
·
六区教研共同体学术沙龙举行
2025-10-24
日前,由西青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当AI遇见‘生动教研’”六区教研共同体学术沙龙在西青区精武中学举行。来自西青区、静海区、南开区、北辰区、红桥区、和平区的教研员齐聚一堂,共同探寻AI赋能教研的创新路径。活动还通过线上平台,面向新疆于田、甘肃景泰和麦积地区、河北省阳泉等京津冀协同发展地区同步直播,吸引了海南、西藏、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26个省区80个地市的教师和教研员,共计1000余点位参与,实现了跨地域的智慧交融与成果共享。活动中,六区教研员积极分享观点,碰撞智慧火花。西青区分享“五力智慧教研”模型,构建人机协同的教研新生态;静海区直面教学困境,展示AI助力个性化学习,实现“千人千境”的学习新样态;南开区聚焦思政课深度教学,推动教学从“知识传递”走向“价值引领”;北辰区用数据定位教学痛点,构建教研闭环;红桥区以“虚实交融”破解物理教学困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和平区倡导“AI评课”,打破传统教研边界,实现教研精准优化。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负责同志以“联合”与“共生”为关键词,总结六区教研共同体所展现的活力与智慧,引导全体教研人将视角从“技术能做什么”转向“学生需要什么”,从学生成长的需求出发,逆向审视和构建未来的“四有”课堂。此次学术沙龙标志着教育正加速迈向“人机协同+数据智能”的新范式,让教研活动更具生成性、互动性和创造性。未来,区域教研共同体将继续探索“生动教研”,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281号